查看原文
其他

引人深思,又让人大笑,这场专家报告太有料!

河南教育名片 河南校长 2022-12-05


5月13日—15日

河南教育新闻中心、教育时报社

共同主办的

第18、19届河南教育名片发布仪式

暨“适度教育3.0”观摩研讨会

在濮阳市第二实验小学举行



3天的时间

两届河南教育名片的发布

20位校长的主题报告

濮阳市第二实验小学团队的

组合报告及德育沙龙

以及社团活动观摩和学生素质展演

内容丰富、行程满满


会议的每一个日程都充满惊喜

5月15日上午

与会嘉宾走进了

濮阳市第二实验小学的

“立德树人+”——学科+工作坊

↓↓↓

课程展示


小学班队活动工作坊——少先队班队课


小学语文单元整理课研究工作坊——语文整理课


英语融合课研究工作坊——英语主题活动课


科学融合课研究工作坊——科技融合课


“快乐读书吧”工作坊——语文快乐读书吧


小学数学专题课研究工作坊——数学专题课


小学数学常态课研究工作坊——数学常态课


丹青溢彩艺术工作坊——美术融合课


体育融合课研究工作坊——体育融合课


小学《道德与法治》研究工作坊——道法主题活动课


专家点评


濮阳市开德小学副校长、中原名师、第二届河南最具影响力教师何风彩


濮阳市中小学英语教研员王迎民


濮阳市绿城实验学校校长丁千秋


观摩掠影





学科工作坊观摩结束后

观摩研讨会进入专家报告环节


专家主题报告由教育时报新闻部副主任靳建辉主持


教育专家陈锁明杨伟东

分别对濮阳市第二实验小学

当天展示的学科工作坊课程

进行点评并做主题报告

↓↓↓




杨伟东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原科研管理办公室主任,河南省中原名师培训工程导师,河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硕士研究生导师。

教育,适度的才是美好的


教育,适度的才是美好。这是我的一个基本观点。


在2006年,李慧军刚刚担任濮阳市实验小学校长的第一天,我就去了学校。学校当时有一个课题,在开题会上跟李校长做了一些交流。当时,我认为他们提出来关于适度教育的研究目标有点高,难度有点大,可能完成不了。我提出了质疑,李校长当时的态度非常坚决,说“我一定能干成”。没想到,她这句话是真的,15年后她真的干成了,而且还干得很出彩。


《论语·先进》载:“子贡问:‘师与商也孰贤?’子曰:‘师也过,商也不及。’曰:‘然则师愈与?’子曰:‘过犹不及。’”


当前,中小学教育中确实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乱象。在这些乱象里边,除了过度、不及、错位,还有剧场效应。



我们河南的一位老师曾写了一篇文章,他说剧场效应就类似于说我们看演出,本来都在座位上坐着。但是,突然第一排某个观众觉得自己站起来看,好像看得更清楚、更舒服。于是,他就站起来看。第二排觉得他站起来挡住自己了,也站起来看。然后,第3排站在凳子上、第4排站在桌子上……大家同样是看一场演出,收获其实差不多,但是消费的体力、精力比原来多了一两倍。


实际上,现在家长的各种报班热就是这样一种剧场效应,属于增加了投入、增加了花费,却是并不增加产出、提高效率的一种做法。


在教育过程中,我们一定要把握适度原则。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,往往是要经过量变、质变两种状态。任何度的两端都存在着关节点或者临界点,而度是关节点范围内的幅度,那么这个关节点就是事物量变达到的极限,是引起质变的节点。


所以,把握适度原则就是在把握好度的关节点、临界点,这样一切就可以平安无事。如果到了这个临界点,很可能发生一些问题。


例如水的三态变化是我们最熟悉的量变到质变的一个方式。常规来说,水在0℃到100℃之间是液态的,而如果低于0℃,它就会变成冰块呈固体形态,超过100℃则会呈气体形态。



我们想要让某个事物保持一个希望的正常状态,就应该把很多变化控制在变量内,这样的话就保持稳定不出问题。


那么适度原则的含义是什么?就是从思维方式上来说,要在度的范围内寻求和把握事物发展的适当程度的原则,不是适当,是适宜、适切、合适、合理、合规等。


我们来看这样一个例子。说猴子很聪明,而且善于模仿人类的动作。猴子想学种葡萄,便走到葡萄园里。它见园丁正给葡萄苗浇水,就说:“原来种葡萄需要水,这还不容易!我要给葡萄苗浇更多的水,让它结更多的葡萄!”于是,它把一株葡萄苗直接插进了河里,结果葡萄苗被淹死了。猴子又来到葡萄园里,它看见园丁在给葡萄苗施肥料,就说:“哦,原来种葡萄需要肥料。我要给葡萄苗施更多的肥料,让它结更多的葡萄!”于是,它把葡萄苗直接栽在了粪堆上,结果葡萄苗被烧死了。



猴子一脸困惑,不知问题出在了哪里。 


问题就出在,它认为种好葡萄的结果就需要一个因素。其实不是这样的,你不能说单纯有水或者单纯有肥就行了。


结合这个例子来看,适度原则的要求就是,在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时候要把握好分寸,不犯极端化的错误,也就是说任何事情都不要走极端,不要认为“一条路走到黑”“不撞南墙不回头”是对的。所以,我们的教育应该表现在校园里的任何一个地方,像濮阳市第二实验小学一样,哪怕是学校的保洁员、保安,同样是可以服务于人的。


做一个小结,把握适度原则要掌握三句话:第一,在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时候把握分寸。第二,积极推动事物发展达到最佳的状态。第三,积极促成事物的质变,使其达到我们所期望的状态。


最后,愿教育因适度而精彩,因适度而更加美好。



陈锁明教育部小学校长培训中心、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培训学院、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培训学院院长,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。

以智慧和勇气

推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


优秀的校长、教育家型的校长,不是看他能不能把一所好学校办好,还要看他能不能把一个相对弱的或者不太称心如意的学校办好。如果我们的校长是靠挑生源、挑老师,才能办好一所学校的话,那么他就不是一位真正的办学者。


优秀的校长什么样?


优秀校长有优秀校长的品质。从濮阳市第二实验小学李慧军校长的身上,我们可以总结出作为一位优秀校长、一位教育家型校长的一些特质:


第一,有独到的教育理念。比如李慧军校长的适度教育,一做就是这么多年,而且获得了国家基础教育成果奖二等奖。作为一名优秀校长来讲,一定要有自己独到的教育理念。当然我们说“独到”不是说一定要是自己的独创发明,别人的拿过来在你学校里能很好地应用,也是可以的。


第二,有独特的教育实践。我们的校长有两种:一种是会喊的,还有一种是会干的。优秀校长一定要会喊还要会干,这个很重要。


第三,有独立的教育著述。我们不唯论文,但并不是不要论文。有了思想、有了实践,我们还要把思想、实践用文字的形式把它记录整理出来,甚至这一点更重要。


第四,有独立的教育人格。不跟风、能坚持,这也很重要。今天一个想法,明天一个想法,或者因领导的改变而改变,这样也是不行的。


对于中国的教育来讲,尤其新中国成立以来,中国的教育确实取得了巨大的成就,但不可否认,也存在着诸多问题,尤其是与新时代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。


教育面临怎样的时代?


一是新时代。新时代之“新”,体现在新方位、新阶段、新环境、新条件、新机遇、新目标、新矛盾、新时空。在这样一个新时代背景下,国家对教育特别重视,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,从顶层设计到体制机制改革,甚至于到我们的课堂,包括我们的教育教学方式、办学自主权。这对于我们学校尤其对校长来讲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。



二是智能化时代。智能化时代重要的就是和技术相融合的问题。教育必须关注技术,教育必须和技术相融合。5G技术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影响,影响我们的教育资源观、技术素养观、发展动力观、教育治理观、思维类型观。



三是我们眼下的疫情时代。疫情终将过去,但是这个疫情时代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。2020年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什么?对教育最大的冲击就是解决了全民信息化普及的问题。我们的老师、家长几乎全面卷入其中。我相信,今后我们的课程一定是网上和网下的融合、线上线下的融合。



四是高质量发展时代。我们现在达到“有学上”已经不行了,要“上好学”,这是我们眼下这个时代的需求。教育高质量发展,一要符合党、国家和民族重大利益诉求,为党育人,为国育才;二要符合社会发展大趋势,为社会服务,为美好生活服务;三要符合人的成长发展规律,敬畏天性、尊重人性、关注个性。



五是大数据时代。没有数据,你只是一个有观点的人。首先我们要学会采集一些数据,这个很重要,包括今后我们的学校评价。其次把数据变为我们的证据,进而成为我们工作的一个依据。



六是内卷时代。在这个内卷时代,我们每个人都卷在其中。比如教育,如果你有孩子,你一定会卷在其中。“教育内卷”时代,家长们人前说着“现在的孩子真累”,回家却叮嘱孩子“别人都在学,咱们也不能被落下”!


不管是对某个孩子来说,还是从整个教育大环境出发,“内卷”都是一种考验与挑战。所以在生活当中我们也要更多地做一些反内卷的事情,这样才会让我们的生活走向一个幸福指数更高的境界。



七是创新时代。创新最重要的是要解决什么?解决人的思维。解决人的思维,从问问题的能力开始。所以课堂上更重要的是要让我们的孩子敢于提问是最重要的。大家可以看到创新对我们整个时代带来这种深度的影响。


八是不确定性时代。我们现在不确定性的东西太多了,包括岗位。有些岗位现在有,将来也许根本就不需要了。因此,我们教育的核心就是提升21世纪技能,帮助学生适应不确定的未来。


教育为何难?


当下,我们的教育为什么这么难?教育评价的单一性、教育功能的多样化、学校职能的多样化,再加上影响学生发展要素的多样性,都促使我们的教育难办。其实,学校的职能是有限的,老师的精力也是有限的。因此,我们当前的教育要做减法。


我们要以改革来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,不通过改革不行了。眼下的问题我们可以简单归纳为4类问题:


一类是政府的问题。比如编制的问题、待遇的问题、投入的问题,这些都是政府的问题。


一类是社会的问题。比如说社会对学校的评价导向。


一类是家庭的问题。比如家庭教育方式的问题、习惯的问题。


还有一类就是我们教育人自己的问题。我们要遵从教育规律,违背了规律是一定要出问题的。


教育改革怎么改?


教育要改革,但是怎么改?


要真改,不能折腾。作为当下来讲,教育愿不愿意改革是态度问题,教育能不能改革是能力问题,教育敢不敢改革则是智慧、勇气、精神问题。


观念的变革是先导。教育越适应今天,将越不适应明天。孩子越适应今天,也将越不适应明天。蔡元培说:教育非为已往,非为现在,而专为将来。所以我们的教育要有今天的意识,但是更要有明天的思维。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是育人,基础教育的价值偏向是育才。比分数更重要的是能力,比能力更重要的是品德,比品德更重要的是信念。教育是培养学生不是培养考生、不是培养工具人,教育就是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。


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是基础。国家制定的一系列的标准,通过标准来引领我们的教育发展,如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、区域教育质量标准、学校办学质量标准、学生学业质量标准等。


学校文化建设是关键。包括价值文化、理念文化、制度文化、管理文化、精神文化、课程文化、课堂文化、评价文化、行为文化。


课程改革是载体。学校一定要在课程改革上做文章,课程建设要从儿童出发,不是从我们老师出发,还要从生活出发、从现实问题出发、从未来发展需要出发、从核心素养出发。


课堂改革是主阵地。要把“教”堂还原回“学”堂,把话语权还给学生,把探究权还给学生,把态度和方法教给学生,把发展权还给学生,把精彩还给学生。以真实问题为本,以探究研究激发兴趣,以探究研究求真求善,在探究研究中培育素养。


线上线下融合教育教学是趋势。在解决了教什么之后,高质量的教师是决定性因素。教师要有理想信念、有道德情操、有扎实学识、有仁爱之心。同时,教育一定要去功利化,让教育回归人本身。大工业时代是让人成为机器,智能化时代是让机器成为“人”,而我们教育则应该是让人成为人。


两位专家的报告引人深思

他们分享智慧的幽默

也会令人开怀大笑

↓↓↓



至此

第18、19届河南教育名片发布仪式

暨“适度教育3.0”观摩研讨会系列报道

告一段落

河南教育名片未来的每一步发展

“河南校长”都会持续跟进

为了河南教育的美好明天

我们一起携手共进


来源:教育时报

作者:教育时报记者 张利军 杜帅鹏 靳建辉 苏江召 庞珂 梁美玲



推荐阅读



◆ 2000师生精心准备60天,震撼!


◆ 坚持15年,跨越三个时期,这项重磅成果“揭秘”惊艳全场!


◆ 燃!这10位校长说起管理服务妙招连连惊喜不断!


◆ 600人听了都说好, 这10位校长披露了哪些管理秘笈?


◆ 700天后重相会!河南教育名片发展联盟再扩容!


告诉我,你在看↓↓↓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